欢迎您! 登录

会员在线

您的位置: 服务指南 >> 二、2025年工作要点 >> 2025年工作要点 返回
2025年工作要点

一、党建引领、规范治理与能力建设

认真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社会工作部和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统一部署,持续加强党建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协会高质量发展领航定向,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按计划完成党总支换届工作,推进深化大党建格局。制订协会新一轮发展规划(2025-2030),面对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谋划好协会的中长期发展工作。筹备建立医疗卫生质量专委会等分支机构,调整充实专家委员会与建立统一专家库,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修订完善协会本部与实体机构薪酬绩效制度,推进实体机构改革、规范治理与健康发展。聚焦专业社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锻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协会的服务能级。

二、持续优化会员结构与提升服务

协同推进会员数量稳步增长,稳步推进个人会员发展。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民营和外资企业的会员发展力度,持续优化会员结构与代表性。完善单位和个人会员管理与服务,优化会员行业群组划分与交流机制,搭建会员行业群组和跨行业、多层次的交流活动平台,进一步增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推进单位会员质量信用建设,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筑牢质量安全底线,持续提升全员质量素养。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树立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质量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探索质量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三、协同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与品牌培育

深入推进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模型,开展卓越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活动、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等工作,助力链主企业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资源互享、质量提升、业务拓展。推进质量技术创新和上海市质协质量技术奖申报评审,助力本市各类组织在质量技术基础研究、质量技术开发、质量技术应用等创新活动有序开展。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指导下,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聚焦中心工作、聚焦基层一线,持续开展全市性群众性质量提升活动,扩大覆盖范围,持续提升活动成效。探索推进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和用户价值创新的新机制,赋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站点和助力产业质量攻关,助力区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质量攻关团队赋能组织的科技创新突破。协同推进品牌示范引领培育、讲述质量品牌故事、传播质量品牌文化、塑造质量品牌形象、弘扬质量品牌精神。推动“上品认证”培育与ESG可持续发展探索构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新引擎,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四、探索建立多层次质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持续推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总结完善和推广首席质量官星级评价。深化质量工匠培养选树与作用发挥机制,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继续申办上海市人社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卓越绩效、质量工具、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管理、用户体验、标准化等培训研修,探索建立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评价机制,构建多层次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训研修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培养体系。

五、标准化支撑产业质量创新与业务专业化

完善协会团体标准规范化与综合能力提升,规范团标研制、发布、推广和实施评价。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能源装备标准化创新基地建设。汇集智能制造产学研用高端专家和生产现场管理创新案例,持续开展智能制造现场管理创新团体标准实施评价。推广质量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现场管理、质量技术创新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方法,结合重点产业和业务,制订发布一批高质量团体标准。

六、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新渠道与新机制

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的重要桥梁纽带和专业化、跨行业、国际化公益平台作用,加强与国际、全国、长三角和本市相关方交流合作。发挥协会专业社团组织的优势,做好与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组织ISCC的对接,探索绿色能源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协会国内外合作网络优势,广泛开展质量交流合作,继续办好进博会、工博会等主场国际质量创新论坛。提升立足上海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影响力,通过沪促会、中促会等组织,拓展和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新平台,推进与国际质量科学院合作试点项目的签约启动,策划实施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合作的高级研修项目。积极参加美国、欧洲、亚太等国际主要质量大会、论坛,传播中国质量与品牌的好故事,唱响上海质量与品牌的好声音。